安眠藥殺人事件:台灣醫療新聞集體淪陷的故事
二月二十八日,在BMJ Open上出現一篇強調服用安眠藥造成早死率(premature death)高達四倍、罹癌率增加、甚至一年吃不到18顆安眠藥死亡率也增加3.6倍、美國一年死因跟安眠藥有關的人可能多達50萬人的聳動研究。外國媒體紛紛報導,台灣媒體一日內跟進,「1月2次 安眠藥 害人罹癌早死」(中時)、「月吃2次安眠藥 英研究:罹癌早死」(TVBS)、「安眠藥當心用 增加早死風險提高罹癌率」(蘋果)的標題,在各大報、新聞台、網路新聞不斷出現,讓病人與家屬陷入極度恐慌。
◎ 這是一篇被「英國醫學雜誌」退稿的研究
BMJ是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縮寫,通稱「英國醫學雜誌」,旗下有好幾份知名期刊。但BMJ Open跟這些期刊完全不同。這篇安眠藥研究,事實上是被BMJ退稿後,作者選擇付給BMJ 1200元英鎊(約台幣58,000元)工本費,讓論文能出現在BMJ Open。BMJ Open 內容包括被BMJ旗下期刊退稿的研究、廠商資助不便在正式期刊發表的專案,以及一些尚未成熟、但先想跟學術圈分享的研究成果。
BMJ Open沒有學術積分。台大博士生將論文發表在BMJ Open會無法畢業,長庚醫院醫師投稿在BMJ Open會無法升等。發表在這邊的研究會有值得注意的觀點,但可能有無法改善的重大瑕疵。
一個審稿標準頗低的付費退稿園地,一篇從醫療資料庫做檔案分析、有瑕疵的論文,竟然讓台灣媒體拿來做出「1月2次 安眠藥 害人罹癌早死」的標題。台灣媒體把事關人命的醫療資訊,用「標題殺人法」來炒作。
◎ 國外媒體,不流行標題殺人
國外像樣的媒體,沒有標題殺人。Time: Study: Sleeping Pills Linked with Early Death。CNN: Study shows risk with sleeping pills; conclusion criticized。BBC: Sleeping pills ‘linked to increased death risk’。他們強調的是「相關」,而不是「致死」,也不愛講聳動的倍數。
Time用很大篇幅討論研究限制,認為沒有證明因果關係,無法說是安眠藥致人於死(也就是,可能是因為有某些疾病的人不舒服睡不著吃安眠藥,這些人原本就容易早死)。BBC在第二段就提到研究裡的「絕對風險」(absolute risk)很低,第三段提到還無法證實有造成危害,第四段說明病患毋須驚慌,不用停藥,若有擔憂先跟醫師討論。英國衛報用很大空間說明安眠藥的副作用,但也提到有研究限制,無法證明跟死亡率增加有因果關係,還需要進一步的「世代研究」(cohort study)。
事實上,台灣媒體拿來大作文章的致死率,正是這篇研究的弱點。就如波士頓全球報的評論指出,一年吃18顆安眠藥,早死率增加3.6倍,這背離常識,很可能是研究的樣本選擇出問題。BMJ的審稿者指出,這份醫療資料庫裡的個案多數貧窮,只有三分之一買得起醫療險,這可能是選樣偏誤(selection bias)的來源,讓研究數據無法外推到一般社會大眾。普遍的批評是,這篇研究無法詳述死亡原因、癌症種類、是否有精神疾患,資料不齊全,卻過度推論。
◎ 台灣媒體見獵心喜,沒有存疑與深究
一位鑽研研究方法的心理學家在BMJ Open批評說:「這篇研究提供很棒的頭條標題,販賣媒體空間,卻沒有好好解釋研究內容」。但這種研究,正好對上台灣媒體的胃口,適合新聞台的跑馬燈。
就算只看研究最後的結論跟討論,有正常思考能力的人都會覺得有問題。聯合報寫說:「依據粗略估算,2010年單在美國,安眠藥可能與32萬人至50萬7000人的非正常死亡有關聯。」這是原作者從「回溯追蹤兩年半死亡率6.1%」,減掉對照組死亡率估算出來的。如果這數字屬實,就代表我的診所一年內若有3000人服用安眠藥,三年內可能有一百多人因此死亡?
任何大腦還會動的研究生看到這數據,都會慎重考慮,作者過度推論,以及研究樣本、研究方法有問題。從一般生活經驗,都可以察覺這說法不符事實,因為我們身邊吃安眠藥的親友,並沒有大批出現英年早逝的現象。會做這樣的推論,這位研究者的心態可議,可能就如那位心理學家說的,是為了迎合大眾媒體,譁眾取寵。
這篇研究還是有「創新」,如做出「安眠藥劑量與早死率成正相關」的結果。但研究瑕疵太多,所以無法被正式期刊接受。國外媒體也很愛這議題,但處理時謹守分寸。台灣媒體大腦裡想的,大概只有「這話題民眾愛看,可以提高收視率!」於是變本加厲,嚇死人不償命。
◎ 這一個個人命,可曾存在你的心裡?
這兩天來,各地診間(不只精神科),許多病人焦急地詢問新聞報導是不是真的。家屬、朋友的「勸不服藥部隊」出動,恐嚇病人不可以再服藥。病人不會去區分哪顆是安眠藥、哪顆不是,一旦集體恐慌出現,病人會放棄服用所有藥物。而這竟然是因為一篇被BMJ拒絕的研究,以及台灣媒體刻意聳動的標題。
雖然在有限的看診時間裡,我們能做的事情不多,但每一位精神科醫師都很清楚,對許多病人,藥物確實有安撫人心的效果。因為長期壓力暴躁易怒、摔門毆人、割腕揚言跳樓、人際關係一塌糊塗的人,有可能在藥物協助下找到一塊暫時舒緩的寧靜空間。有些慢性化的精神病人,靠藥物還可穩定生活,一旦停藥,有可能一兩個月內就會爆發嚴重症狀,做出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的事情。至少有數百篇研究認為,長期失眠,會惡化身心健康,讓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增加,慢性病好發率增加,甚至讓死亡率增加。
(喔,順道一提,長期失眠會讓男人死亡率增加四倍的研究,是很嚴謹的、追蹤十年的世代研究。女性呢?不知道,因為女生活比較久,他們追蹤的女生絕大多數都還活著)
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,但如果在沒有足夠堅強的證據下炒作藥物副作用,只會讓病人抗拒治療,造成遺憾。醫療資訊牽涉的是一個個人命,怎麼可以像Makiyo或火車十八羅漢新聞一樣炒作,只為迎合收視率?
◎ 這,到底誰要負責?
這次的「安眠藥殺人事件」,台灣媒體全面淪陷,連最應該謹守新聞倫理的公共電視,也用上「長期服安眠藥 死亡風險率高3.5倍」的標題。這反映臺灣媒體的惡質化,以及媒體工作者沒有嚴肅看待醫療新聞。
我會用「安眠藥殺人事件」當標題,一來是因為媒體的確這樣暗示,一方面是為了提醒所有人,恐怕會有人因為媒體錯誤報導引起的社會恐慌,抗拒接受治療,導致生活品質變差、身心健康惡化、最終造成死亡提前到來。只是,這些人會悄悄地在多年後死去,所以媒體不會有任何感覺。
到底誰應該負責?記者缺乏「媒體識讀能力」,不知道 BMJ Open的 “Open”代表什麼。台灣報社人力精簡,不可能聘請醫療專業的評論者專職協助記者看稿。編輯台力求聳動第一,記者的稿子如果不夠「精采」,就再加油添醋、弄得更「吸睛」一點。媒體上層更是以收視率為主,只要有人看,林書豪的故事可以連續報導一小時,管他敘利亞死了多少人。
恐慌點燃,傷害已經造成,很難挽回。如果媒體有心,可以在下星期做些平衡報導,然後在原本的新聞網頁上加註,承認錯誤。
不過,你認為台灣媒體,還有一顆不忍讀者因為我受到傷害的「心」嗎?
(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網誌。作者為精神科醫師,康健雜誌、聯合報元氣週報專欄作家。本文採CC授權,您可以在不刪改文字、提示原文出處的前提下自由轉載)
返回 失眠相關報導
留言列表